最近,WBO在采訪中發現,有一些行業人士預測新冠肺炎疫情結束以后,行業會有一波報復性反彈。有人保持中立,有人卻持悲觀態度。
有酒商稱:“疫情結束之后必定有一波報復性反彈”
四川省葡萄酒與果酒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周勁松認為疫情結束之后必定有一波反彈。他指出:疫情結束后,整個春節被抑制的消費需求,一定會階段性地迎來“報復性”的增長。根據2003年“非典”疫情結束后的情況看,估計此次疫情之后餐飲行業將會有半個月的報復性消費期,消費量可能達到往年同期數據的1.5-2倍,餐飲行業增長酒行業也會受益。
成都靚久橡木桶酒窖總經理陳瑞東持類似觀點。“報復性消費很正常,畢竟大家都要憋瘋了,而且這次的壓抑比非典更厲害。”他說。
陳瑞東則認為:相信疫情結束以后,無論什么樣的渠道,只要是有較好銷售能力與實力的企業,只要做好自己的渠道,都能在自己的賽道獲益。
疫情下葡萄酒行業對未來“報復性反彈”預測,呈現三種對立觀點
也有酒商認為:可能會出現一些恢復性上漲
但杭州酌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代鵬軒卻持有略微不同觀點,他指出:消費反彈肯定有,但不一定很大。首先,疫情以怎樣的方式結束,結束得徹不徹底很重要;其次,即便疫情結束,大家的聚會和單位的活動,還在某種活動受到前期影響,也會有所忌憚,肆無忌憚的爆發式反彈不現實。
談到什么樣的渠道會在反彈中受益,代鵬軒指出:我認為首先是有穩健客戶資源的團購渠道,其次則是線上直播等新渠道。擁有新零售渠道的企業會受益較多,畢竟,部分陳舊的渠道已經不易滿足銷售的需要,因此企業要注重新零售渠道的建設和開發。
在葡萄酒行業從業超過20年的上海博銳酒業總經理王為也指出:疫情結束以后,可能會出現一些恢復性上漲,但只是短時間回升。包括2003“非典”時期,疫情結束以后也并未看到葡萄酒有什么上升趨勢,反而是一直到了2007年以后,葡萄酒才進入了一個黃金增長的階段。
內蒙古鑫六合商貿創始人郭世芳告訴WBO:疫情解除后反彈增長確實存在,但是增長的比率不會超過往年,當月銷售額和歷史水平比較或許仍然是一個低值。
也有不同觀點:“出現報復性反彈的可能性很低”
然而,在采訪中,很多酒商并不認為存在所謂的反彈。湖南酒商鄒良指出:報復性反彈更多是一種愿望。劫后余生,人們會額手相慶、倍感珍惜。相信久違后的相聚會有,但較之正常情況之下絕不會更多,特別是心有余悸,相聚場景不會更多,聚在一起的飲用量也不會更多。大家更多還是會轉移到如何掙錢去。
四川煊逸國際酒業總經理翟遠鋼也認為不看好反彈。“你認為短時間內會有多少人不惜命的出去應酬。其次,真的放松一些了,人們會逐步回復到正常的生活與工作中。”他說。
溫州葡葉科技創始人陳有進也認為人們會首先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他表示:出現報復性反彈的可能性很低。畢竟停了1-2月抗疫期以后,大家都忙著趕工、上班,聚會和宴席不太可能成為主旋律,沒有此類場景,消費的反彈可能性就不會太高。
山東東營酒商谷先生認為:6月份能恢復到正常水平就很好了,有可能人們以后能不聚會就不聚了,不是很重要的聚會就不參加了。
深圳智德營銷策劃創始人王德惠也指出:疫情解除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即便在疫情解除之后的一段時間,政府和每個人都會擔心疫情的反復,所以,依然會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我并不認為市場會有壓抑太久的回暖,頂多就是疫情解除之后有些工作要恢復正常而已。人們不會因為很久沒聚會了,所以,疫情解除趕快聚在一起喝一頓,相反會更加謹慎。
上海酒老板創始人馬國民則指出:這次疫情對于一些經營管理差、資金流比較緊張的酒商而言,甚至會出局。因此,對于擁有各方面相對成熟的酒商來說,短時間內也不會有很大的良性反彈,但從中長期來看,對后者是積極的,促使行業集中度提高,會帶來結構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