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警方獲悉,一款2015年被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非法添加“西地那非”的保健品酒在深圳市場上大行其道。經過一個多月偵查,深圳福田警方、深圳市場稽查局藥品稽查處聯合阿里巴巴打假特戰隊,在粵湘兩地搗毀了非法“保健酒”的產銷鏈條,刑拘9名嫌疑人,結合前期銷售記錄,涉案價值近千萬元人民幣。
2015年9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通告稱,在各地執法檢查中,發現共有51家企業在69種“保健酒”、配制酒中違法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學物質。“清宮御酒”位列通報名單中,該廠家及品牌隨后被注銷。
在后續的清查中,深圳市場稽查局藥品稽查處發現,這款酒仍通過多個電商及社交網絡平臺、線下渠道流通,且交易量不少。與此同時,有深圳消費者向福田警方報案稱,在飲用了“清宮御酒”后,身體出現了不舒服癥狀。
福田警方聯合深圳市稽查局藥品稽查處將消費者提供的“清宮御酒”送檢,所謂的“保健酒”被檢出違法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學物質。“西地那非”為處方藥,在食品或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中添加屬違法行為,長期服用對人體具有一定危害。
一款已上了黑名單的產品,為何還有源源不斷的產品流入市場?2017年8月,深圳市場稽查局藥品稽查處、阿里巴巴打假特戰隊將線索提交給福田警方,福田警方立即組織警力展開調查。
經調查取證,福田警方在廣州市海珠區將一名銷售“清宮御酒”經營人員李某抓獲,并在其家中收繳200多瓶非法“保健酒”。警方根據在現場查獲的有關銷售信息,將負責銷售的皮某、張某、葉某夫婦納入調查視線。
據李某交代,“清宮御酒”原名“康年華”產自長沙,2014年,因該款酒含違法添加成分,停業整頓后,只將一批“存貨”銷售給固定的張某、葉某夫婦等老客人。
在對產銷鏈條的摸排過程中,皮某、陶某等其他多名制作、販賣嫌疑人均被警方抓獲。
據了解,非法“保健酒”在市場上的價格并不便宜。以其中“豪華版”的一款“清宮御酒”為例,網頁上標稱的銷售價為588元、100毫升小支裝產品市場售價128元,“清宮丸”售價68元/粒。這一價格是成本的幾十倍。
福田警方三次前往長沙進行調查、蹲守,在當地警方的大力支持下,警方最終將這一產銷鏈條徹底端掉,抓獲9名犯罪嫌疑人,另有兩人在逃,此案涉及金額近千萬元。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記者還了解到,在此次搗毀非法“保健酒”行動中,阿里巴巴打假特戰隊給予了諸多線索。隨著與阿里巴巴等類似企業的警企合作越來越多,福田警方于2017年6月,在導偵信息化模塊上開設了一個“警企互助”的版塊,讓兩者的線索溝通以及數據分析更加密切。自“警企互助”版塊上線以來,共完成相關線索偵辦130條,破案37宗,抓獲各類嫌疑人59人。